屏菸1936文化基地 屏東原民館「斜坡上的子民Kacalisan」

策展理念與參觀經驗創造思考

撰文者/老派博粉 佳穎

——

Kacalisan斜坡上的子民展覽入口 ©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Kacalisan斜坡上的子民展覽入口 ©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巫師以喃喃的聲音祝福,炊煙裊裊升起,人們就在部落入口靜靜地閉眼等待著,身心彷彿得到了淨化。歡迎來到屏東原民館常設展「斜坡上的子民Kacalisan」。各位觀眾,我們即將進入屏東排灣族與魯凱族的部落,請留心周圍與腳下的景色,一起運用感官體驗這些居住在屏東斜坡上的子民們的文化、精神與故事。

2021年啟動的屏東原民館常設展規劃設計案,在老派博粉團隊、府方以及排灣族藝術家暨策展人伊誕.巴瓦瓦隆老師的集思廣益與討論後,以充滿沉浸感的策展、空間設計和故事鋪陳,讓觀眾從豐富感官體驗的過程中,認識居住在屏東、獨一無二的「斜坡上子民」文化,並觸發對排灣族與魯凱族文化的共鳴與感動。

熱鬧的聲音響起,我們已經走進部落,在最先遇到平坦空曠的廣場上,眼前是各種歲時祭儀的活動,透過由藝術家磊勒丹.巴瓦瓦隆運用搶眼的色彩和線條所創作的動畫,一一展現,這是排灣族和魯凱族表現精神文化的生活景象。

環繞在螢幕和你我腳下的,是哺育餵養大地生命的母親之河,以及處處是生機,讓人歷經鍛鍊、成長又健壯的群山。而當我們細細欣賞螢幕上變換的字樣時,「時間.石頭的堆疊」說明著對這些斜坡上的子民而言,「時間」就具體表現在一片片石頭所搭起的石板屋上;衣服上的每一條縫線;歷經發芽、成熟、最後枯萎的植物……。你曾經想過我們可以怎麼描述「時間」嗎?

代表部落的廣場,包含主題「時間的景色」與「母親之河」©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為了讓體驗的創造更加真實且有根據,老派博粉團隊實地走訪老七佳、霧臺等部落,將所見所聞紀錄並轉化為展示設計的概念。從「炊煙的祝福」、「時間的景色」、「母親之河」,以及展示石板屋「居所的日常」、「群山的環抱」,體驗區「山中的遊園地」,每一個主題都希望向觀眾分享與展現最單純的部落經驗,與曾經聽見的深刻故事。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有伊誕老師對部落深刻的理解與情感,有老派博粉繼宇將想法與概念透過文字與繪圖落實的行動力與溝通能力,有家琳及夥伴們的創意與腦力激盪,有由益榔帶領的展示設計團隊共同創造,有鑫囍團隊戮力實踐與藝術家磊勒丹才華洋溢的創作,才能催生出如此獨特的展覽。

再往前走,左邊的石板屋中閃耀著隱隱火光,吸引我們緩步走進,如果你是位高個兒,別忘了微微低頭喔~隨著柴火緩緩上升的煙,就從上方的天窗飄出去,對族人而言,煙是生命的氣息,火是生命的能量,同時代表著族群的文化畫面與生命力。在石板屋中繞一圈,精緻的木雕不只是房屋結構的一部分,更是「美藝」的展現。

居所的日常 Ⓒ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走累了嗎?到石板屋外的矮牆坐坐,在部落裡,長輩就會在這個矮牆說故事,從傳說到日常,透過起伏的聲調或音樂,傳遞著先祖的訊息。然後他們會指著遙遠的山嵐,緩緩道來族群的起源和故事,以及因著群山的環抱所積累的生命力。這個地方也是狩獵之後,戰果的展示之地,是記憶與技藝的傳承之處。坐在這裡往前看,你會看到遠方群山之景緩慢變換,看到許多雕刻精細、製作精美的各項器物整齊展示。

 群山的環抱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歷經近一年半的策劃與執行,屏東原民館在2023年初開館了~對老派博粉佳穎而言,這真是重要的里程碑,畢竟從2017年起老派博粉投入關於屏菸1936文化基地的相關計畫中一路走來,原本是職場菜鳥的佳穎也因為一年年的案子而累積許多經驗,因此對於這個地方充滿感情。能與夥伴們一起成就屏東原民館的展覽,真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又很棒的事。

在參與專案之前,老派博粉佳穎不曾到過屏東市,隨著專案的進行,對於這個地方也越來越熟悉。你也和曾經的我一樣對於屏東市十分陌生嗎?不妨規劃一趟在地的小旅行,也別忘了到屏菸1936文化基地參觀位在3樓的屏東原民館喔。

來吧~步上斜坡,來到山中的遊園地,一起經歷紋手、狩獵、跳舞、搗芋頭的部落活動,相信能帶給你更深刻的部落體驗。

山中的遊園地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如果想了解更多屏菸1936文化基地「原民館」、 「客家館」的展示規劃,歡迎收聽「老派博粉的謬思藝享」PODCAST 節目

EP02|你想不到的屏東都在這裡──屏菸1936文化基地

收聽連結:https://mvpodcast.soci.v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