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貓空的美~將「田野・共創」融入語音導覽製作
撰文者/老派博粉 惠方
圖說/樟樹步道環景照片 © 2021 Museum Visionar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曾經造訪過位在臺北市南邊山群裡的貓空嗎?那裡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包括春季時盛開的粉嫩杏花、金黃色魯冰花,一望無際的梯形茶田,以及充滿野生動植物的山林步道與清澈溪流;而且還有豐富多元的人文景點,像是香火鼎盛的廟宇,農村生活的造景,以及見證臺北地區茶產業歷史的遺跡。不過您知道嗎?這些看似習以為常的貓空印象,其實可以透過「客製化」的語音導覽,帶給不同國家的旅客專屬與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喔!
今年(2021年),老派博粉因爲參與臺北市觀光傳播局「臺北市觀光景點語音導覽系統擴充建置案」,而有機會實際走訪許多富有特色的貓空景點,並透過製作四種語言的語音導覽,說出它們精彩動人的故事。為了製作出包含中文、英文、日文及韓文的語音導覽,老派博粉從「地緣關係」出發,找到了三位對貓空地區熟悉且有情感的外國撰稿人加入語音導覽製作團隊,並請他們從母語者的角度來撰寫導覽文稿,讓每種語言的聽眾在認識貓空景點的同時,還能將貓空的自然人文特色與各自的文化背景連結,獲得更深刻的旅遊體驗。
例如,在「壺穴步道」的英文導覽中,英文撰稿人介紹了步道上隨處可見的蕨類——過貓,並邀請聽眾到貓空的茶餐廳,享用這種味道有點類似於西方人熟悉的菠菜的美味菜餚。而在「樟山寺」的日文導覽中,日本撰稿人透過比較台灣寺廟和日本寺廟的建築特色,來吸引聽眾仔細觀察台灣寺廟鮮豔亮麗的外型。在「杏花林」的韓文導覽中,韓國撰稿人則加入了一首與杏花有關的韓文民謠,因此,當韓國旅客聽到那首極為熟悉的家鄉歌謠時,或許就會因為情懷而興起在春季造訪貓空、欣賞美麗杏花的動力呢!
老派博粉是一個相信「共創更有力量」的團隊,我們相信透過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夥伴之間的交流,互相討論、激發靈感,能讓導覽內容有更多元的變化、更豐富的層次、更完整的傳遞。因此,在開始撰稿之前,我們邀請了三位外國撰稿人一起到貓空進行「田野調查」與「團隊討論共創」。還記得活動當天,我們在貓空文史導覽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展示貓空茶產業發展史的鐵觀音包種茶研發推廣中心,並健行探索與貓空地名息息相關的壺穴步道。結束後,我們在茶餐廳一邊吃飯,一邊討論當不同語言使用者在貓空看到與感受到各種事物時,可能會有哪些不同的連結與聯想,以作為後續撰稿的靈感啟發。
圖說/壺穴步道 © 2021 Museum Visionar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圖說/臺北市鐵觀音包種茶研發堆廣中心 © 2021 Museum Visionar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老派博粉認為,「田野調查」是寫出吸引人導覽文稿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因為唯有親自走訪景點,才能將在現場看到、聞到、聽到、嚐到和感受到的在文字裡面呈現出來,使導覽更加生動活潑。雖然不同的撰稿人也可以自行規劃「田野調查」,然後寫下自己對景點的觀察與感動,但正因為有「團隊討論共創」的安排,才能夠讓來自不同國家的撰稿人在與其他夥伴分享交流的過程中,收穫自己所沒有想到過的嶄新觀點,並設計出對聽眾來說更有共鳴的導覽。
身為臺北市文山區的居民,我原本以為我對家鄉後山的貓空已經很熟悉了。然而,這次以貓空語音導覽案的中文撰稿人和實習製作人的身份,與團隊夥伴們重新造訪貓空,並且從不同文化脈絡來思考如何將貓空的美,用最貼近各國觀眾的角度和敘事傳達出去,真的讓我感到非常有趣與收穫良多。那些我習以為常的貓空風景,似乎也因此變得新鮮起來!
如果您開始好奇這個融入「田野・共創」方法製作的語音導覽,或是希望安排一場深度的貓空之旅,來探索那些自然風光、文化景點與精采故事,歡迎您在臺北旅遊網「景點快搜」輸入貓空景點關鍵字,就可以「聽」見貓空的美囉~
《活動資訊》
謬計思考高中生營隊熱烈報名中,把握最後10位名額,歡迎立即了解活動資訊或分享親友!☛ https://reurl.cc/NZLrO5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