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老派博粉一起視覺動動~
探索博物館的精彩!
當印象派前後時期藝術家們的作品排列在一起時,您看出他們之間的不同了嗎?
馬內《水果籃》/圖片來源:波士頓美術館官網
莫莉索《碗中的白色花朵》/圖片來源:波士頓美術館官網
馬諦斯《瓶中花》/圖片來源:老派博粉佳穎拍攝 © 2020 Museum Visionar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高更《桌上的花與一碗水果》/圖片來源:波士頓美術館官網
拉圖爾《桌上的花與水果》/圖片來源:波士頓美術館官網
波士頓美術館遊客中心/圖片來源:老派博粉佳穎拍攝 © 2020 Museum Visionar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馬內所畫的水果籃,在一片模糊昏暗的背景前格外清晰,表現出彷彿是相機拍攝的聚焦及景深效果。他的繆思-莫莉索,潔白的翠菊表現出屬於女性的柔和溫暖,但其粗獷的筆觸一點都不輸給馬內,無怪乎曾被評論家們評為瘋子。馬諦斯的用色,來自他享受南法陽光的愉快經驗,讓人忍不住也想待在那舒適角落。而高更則是以大溪地的風情色調,表現出眾不同的花果樣貌。相較之下,馬內的朋友拉圖爾,花果寫實細膩到仿若現實一般,很明顯與其他藝術家的表現方式不太一樣。您是不是也發現這些藝術家的特色了呢?如果按照研究者對於風格的討論,拉圖爾屬於新古典主義,而其他則被認為是現代藝術(Modern Art)的畫家。
2019年12月,當老派博粉佳穎來到波士頓美術館時,這裡的遊客中心透過一幅幅靜物花果,給了最棒的歡迎。在那瞬間我忘記了技法或構圖等等藝術的概念與知識,僅透過牆上的畫作,從雙眼觀察來發現藝術家創作的獨到之處,進而產出洞見與理解。
波士頓美術館正門/圖片來源:老派博粉佳穎拍攝 © 2020 Museum Visionar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還記得當時,我對著同行夥伴興奮念叨:「WOW~這是馬內、這是莫莉索、這是高更、馬諦斯!哇賽~他們的畫法真的有很大的不同耶!好厲害啊!」就在一面欣賞畫作,一面哇哇低喊時,突然驚覺,眼前的作品都是由印象派前後期的藝術家所創作的靜物花果,當它們一起出現在牆上時,每一位藝術家的特色就變得更清晰可見,讓佳穎止不住內心想要一探究竟的洪荒之力,細細地看了起來。
回到臺灣後與夥伴們分享了這段很酷的參觀經驗。家琳提議,可以運用這些作品規劃一個月的「博物館二三事」,透過美麗花果與博粉們一起迎接春天到來。於是2月每個週末,從波士頓美術館「花果坊」新鮮直送給大家的計畫於焉誕生。
有時候欣賞畫作或者參觀博物館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心理總會不自覺地陷入「想要看懂」或者「希望理解」的迴圈中。但是「看懂」或「理解」畫作的意義與程度是什麼呢?是希望能夠得到「對」的答案,說出準確的知識,又或者其實有別的可能?一趟與博物館典藏作品共度的旅程可以從哪兒開始?這些正是老派博粉實踐「博物館二三事」語音訊息,不斷探索的提問。
有了波士頓美術館的經驗,2月的博物館二三事,我們總是先邀請博粉透過雙眼仔細欣賞作品的每一處,觀察藝術家表現花果的方式。接著參考波士頓美術館的策展概念,將不同藝術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較、討論,同時搭配故事,認識藝術家之間的友情、愛情,或是彼此技藝切磋的同窗情誼。原來欣賞畫作不一定需要雄厚的知識背景,就可以是一場豐滿視覺與心靈的享受,這是老派博粉一直希望達成的願景與理念。
如果您還在尋找親近博物館的方法,不妨讓老派博粉陪伴您創造美好的參觀經驗吧。從3月開始,「博物館二三事」有了變化,開啟全新企劃「老派博粉世界博物館專輯」,邀請您在「視覺+聽覺」的2.0視覺系動動中,一起逛逛世界各地的博物館。
【老派博粉世界博物館專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睡前女子掏心話 EP1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duTrQtgA0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