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博物館醒獅|英國博物館的社群連結

在您的印象中,上一次看舞龍舞獅是在什麼地方呢?廟會?市集?或曾於年節時在路上巧遇一隻活蹦亂跳、靈活華麗的獅子?!

家琳印象最深刻的舞獅遊行,除了兒時街坊廟會之外,就是2005年在英國讀書時,倫敦V&A Museum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在博物館入口處所舉辦的舞獅活動。那年的除夕夜是2月8日,身處異鄉的學子們團圓相聚共渡佳節;而博物館在2/12-2/13週末辦理的一系列中國年活動,則讓我們這群在他鄉修習「博物館學」的青年人,見識英國國立博物館如何用節慶活動連結中國社群,並鼓勵跨文化的溝通交流、促進多元文化相互理解與認同。

除了舞獅之外,博物館還同時辦理玉器雕刻展演、麵條製作、書法演繹、品茶、國劇臉譜描繪等、北京芭蕾舞團穿著傳統民俗服飾跳舞、少林功夫、腰鼓舞團等活動,還有來自台灣的偶戲團體演出,以過年時應景的民間故事《老鼠娶親》為本,展現漢文化中熱鬧的年節氛圍。這一系列的活動都是以親子團體為主要的目標觀眾,希望能吸引住在倫敦的華僑參與博物館活動,同時也會吸引眾多在地博物館觀眾與觀光客駐足停留,創造不同於以往的博物館參觀經驗。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YlA8xn

家琳當時正在研究英國博物館如何運用館藏中的華夏文物進行社群連結,「Out Reach」(向外觸及)是當時許多英國博物館新發展的重要營運策略之一,希望透過主動的社區聯繫,鼓勵平常不會進入博物館的族群走進館內,享用國家重要文化與藝術資產。由於英國自工業革命開始,大量引進亞洲勞工,印度、中國移民是許多都會地區非常重要的異文化族群,也是博物館致力向外觸及的目標對象。許多博物館重新運用其華夏文物典藏品,邀請在地的華人社團進入博物館,針對文物進行「常民化詮釋」,甚至邀請策展,讓這些文物不在只是透過博物館中他文化(英國人)詮釋者的角度檢視、展現,而是更能融入所屬文化者的生活之中,創造文物與當地人的關聯性。而除了比較嚴肅的策展與文物詮釋工作,過年的節慶活動,就更是有機會串連在地華人社群、吸引較大量華人社區民眾進入博物館的方式了。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慶祝中國年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近幾年將主辦權轉移至其中一個分館-童年博物館(V&A Museum of Childhood)辦理,讓更多的孩子在童年回憶中留下慶祝中國年的印象,間接的也有機會引發更多人對華夏文化的興趣與探索,消彌文化間因不理解而產生的歧視或排他性,呼應「博物館」存在的本質意義。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EK9GOa

面對2020即將到來的中國新年,在他鄉的您是否也想知道哪間博物館有舉辦相關活動?目前V&A還沒公佈2020的賀年消息,但同樣位在倫敦的國家航海博物館的中國年活動也是精彩可期,都是以親子工作坊的形式呈現,包括學打麻將、華夏文物探索、華文故事、英亞關係展廳導覽、旗幟描繪、煙火放送、彩紙折老鼠、剪紙藝術等,如果您住在英國,且1/25當日有空前往倫敦,不妨安排一趟愉快的親子遊憩行程,在博物館中感受過節氣氛吧!

還有還有,英國國家美術館、美國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也都有慶祝中國年的活動唷!雖然這其中也牽涉到許多政治關係,國家型的博物館可能是跟中國大使館、或者國家主導的文化相關單位合作舉辦,但對於在他鄉的華人而言,也是個接觸藝術、讓孩子體驗傳統文化的機會,您說是嗎?!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4g0o5V

身在台灣的我們,在大掃除與闔家團圓後,也可以趁著佳節假期,邀請家人一起到博物館、美術館走走,用浸淫於藝術之中開啟庚子鼠年,讓一整年都更豐富美滿、開心順利。老派博粉祝福您:新年新希望、更自信、更自在、更疏朗。明年請繼續支持我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