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極具現代性的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以及惠特尼美術館建築,背後的操刀手是誰?聞名世界的包浩斯學院,又在其中發揮什麼樣的影響力呢?
包浩斯創辦人葛羅培斯曾說:「藝術跟美學應該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於是,催生了「包浩斯藝術學校」,當時幾乎網羅了當代一流大師當講師,而現代建築也在包浩斯的帶動下有了嶄新的一頁。其中,鋼骨跟玻璃結構成為現代建築的鮮明代表。
本講中介紹的「惠特尼美術館」及「MOMA」正是這類博物館中頗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我們將探討兩位大師(義大利建築師Renzo Piano及日本建築師谷口吉生)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藉著東西方不同的思考邏輯,看看他們如何演繹現代工業風。同時,也來回顧一下文青們不可不知的「包浩斯」。
– 喜歡從土地的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然後悄悄地用設計說故事
講師|林峰池 x 建築師
蘊含豐富的建築結構與設計探究,善於把生硬的建築史化繁為簡,成為迴盪於生活中的動人故事
現職:林峰池建築師事務所(2010–迄今)
學歷:
- 國立政治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專班(EMBA)文科資創組
- 建築師專技高考及格
- 淡江大學建築系
重要資歷:
- 德安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設計部建築師(2000-2010)
- 長岡聯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設計部經理(1998-2000)
- 華業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1994-1998)
獲獎紀錄:
- 第19屆 國家建築金質獎
- 第25屆中華建築金石獎
講座時間:5/18~7/13(週五)19:30-21:30(2小時/堂);中間休息10分鐘。
參訪時間:依主辦單位之安排(參觀活動為2-3小時,以週六下午14:00-17:00為主)
票券說明:單堂參訪活動之報名方式,待主辦單位及場館之安排確認,後續會於售票平台上另作啟售
(購買套票者,其內容包含【系列講座】及【參訪活動】,【參訪活動】將另行通知)
合適對象:成人、樂齡
講座地點:繆思坊(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62號11樓)
交通方式:【大眾運輸】搭捷運至「南京復興站」,步行約5分鐘
【自行開車】附近有多處收費停車場可供使用
費用說明:博物館參訪之門票將以博物館之計費方式另計,不含於【參訪活動】報名費內
注意事項:繆思坊為地毯教室,不適合飲食。主辦單位將另備小點心供報名者食用。
*主辦單位保有修改、變更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