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這些精美的郵票是來自哪兒呢?
像是著名博物館的方寸圖錄一般,讓人能從中知道博物館所典藏的經典作品,包含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法國羅浮宮與奧塞美術館、義大利烏飛茲博物館……
難道是這些國家所發行的郵票嗎?

非也非也~從國號銘記這個線索,我們可以知道,這是由非洲一個曾經在聯合國「最貧窮國家」榜上有名的莫三比克所發行的,看到這些郵票小全張的票面,不只能讓消費者或集郵迷認識博物館與作品,還能讓人知道莫三比克這個國家。大家也不妨一起想想看:為什麼莫三比克要發行這套主題與國家沒有緊密關連的郵票呢?

郵票最初是為了郵政、通信而生的,在逐漸以email取代寄信的今日,已有許多國家將這小紙片發展成一種「文創商品」,除了莫三比克之外,還有以此聞名的列支敦士登。小小的方寸郵票,因透過票面、國號銘記,乘載、展示著一個國家的故事、訊息、文化與藝術,而被稱為「國家名片」;它們包羅上天文與下地理的內容,就如同「微型百科全書」。而當「郵票」與「文化產業」連結時,這小方寸似乎也有了更多不同的意義呢。